• <u id="hqbxp"></u>
    1. <u id="hqbxp"></u>

            1. <i id="hqbxp"><bdo id="hqbxp"></bdo></i>
            2. 當前位置: 首頁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崇儒橋:高飛鐵馬戰秋霜

              發布:2022-01-19 21:59:44來源:霞浦攝影網

              題崇儒橋聯【明】游樸

              萬瓦排鱗,橫跨玉龍棲夜月;

              兩檐奮翼,高飛鐵馬戰秋霜。


              這是題寫在明福寧州城北面山中崇儒廊橋的一副對聯。聯意是:崇儒廊橋的屋頂上用了很多瓦片排列得像魚鱗一樣。橫跨崇儒溪流的崇儒廊橋像玉龍一樣居息在明月當空的夜晚。廊橋的兩個屋檐像展翅振奮而飛的鵬鳥,高高飛翔的檐鈴迎戰著秋日的霜凍。這是一副罕見的明代廊橋對聯,說明古福寧州、今霞浦縣的崇儒曾經建有廊橋,并且氣勢非?;趾?,是難得的歷史印記。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29.jpg

              游樸(1526年-1599年),字太初,號少澗,福建柘洋(今柘榮縣)人;天資聰穎,自幼刻苦向學,被鄉人稱為“神童”;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中進士后步入仕途,歷任成都府推官、大理事評事、廣東布政司右參政。這是游樸題寫在崇儒橋上的字聯。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34.jpg

              【崇儒】崇儒畬族鄉,位于福建省霞浦縣西北部,距縣城9. 9千米,為閩東畬族人口較聚集的鄉鎮之一,既是民族鄉又是老區,是閩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文化底蘊頗豐,有霞浦縣最大的人工湖——溪西水庫、名勝古跡龍井巖洞、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霞浦袁天祿墓、獨具畬族大家族群體建筑特色的樟坑大厝、保有完整的畬族“三寶”——“祖圖” “龍杖” “族牒” 的霞坪村、閩東地區乃至東南地區傳統畬族民居保存較為完整的村寨上水村,有莊園風格別墅式的民宿 “嵐亭山莊” ,還有不勝枚舉的老區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跡。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39.jpg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44.jpg

              【古龍寺】古龍寺位于霞浦崇儒鄉丘山村古龍巖山巔,海拔七百余米。民國十五年(1926)僧常霖開山創建,土木結構,面積二十余平方米,初取山名,曰:“古龍寺”。后寺被毀,至1980年至1998年,兩次重建。重建后的古龍寺建筑面積四百多平方米,建有 “大雄寶殿” “觀音閣” “彌勒殿” “齋堂” “寮舍” “禪房” 等建筑,廟宇精工塑造的金身佛像,莊嚴無比,慈善千佛,栩栩如生,日受人千拜,夜點萬燈。沿著古龍寺石階而行,大約走200米,有面積約三個足球場大的草坪,草坪中間有個常年不干枯的水池,當地人稱為“天池”。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49.jpg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53.jpg

              【上水】上水畬族村位于崇儒畬族鄉西北部山區,距鄉政府所在地3. 3千米。古畬寨依山傍水,依溪而建,具備少有的原生態畬族村寨建筑景觀。上水畬族村寨傳統民居中的石屋寨風格十分獨特,是傳統畬族村寨石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典型畬族特色的古民居、古村落、石頭圍墻、石頭小路、小溪相互掩映,形成一幅山水畫卷。上水畬村得以保留著豐富的傳統畬族文化,具有不可多得的原生態文化空間。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258.jpg


              微信圖片_20220119215302.jpg

              講畬語、唱畬歌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文化代代流傳。村人也保留有著制作烏米飯、菅時粽、畬族糍粑、畬家米酒等豐富的傳統飲食文化。尤為重要的是,上水村還具有最為典型的幾種畬族特色文化:畬族花斗笠、畬族服飾手工刺繡已被列入福建省非遺名錄;畬族菅葉粽、畬族糍粑獲評霞浦縣首批非遺名錄。每年的三月三、五月五等節日,舉辦傳統畬歌會。 

              相關熱詞搜索: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免
            3. <u id="hqbxp"></u>
              1. <u id="hqbxp"></u>

                      1. <i id="hqbxp"><bdo id="hqbxp"></b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