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柏洋山:古木長藤風瑟瑟
雙髻秋 [明]謝伯陽
雙髻插漢幾千尺,古木長藤風瑟瑟。
虛空八表氣清玲,月白中天露華滴。
桂花影照團圓光,猿猱嘯聲秋夜長。
廣寒宮府近相逼,妙歌一曲舞霓裳。
這首詩是明貢生謝伯陽“柏洋八景”詩之一, 主要描寫柏洋清秋之幽美,山高、月白、猿嘯,宛若人間秘境。詩意是:雙髻峰直插云霄,古木長藤在秋風中蕭瑟。山上空氣清新,月上天空,露水凝珠。月光照耀著桂花影影幢幢,遠處聽到猿猴的嘯叫。雙髻峰高到接近月亮,仿佛聽到廣寒宮里所唱的霓裳舞曲。另七景為飛來仙洞、三臺石室、爵峰春宴、席帽晴嵐、東嶺樵歌、雪峰丈室、水口金峰。
謝伯陽 字廷復,明福寧州杯洋(今福建省霞浦縣柏洋鄉謝墩村)人,歲貢生。
柏洋地處霞浦西北山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平均海拔440米,年平均降水1550 毫米,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距縣城38千米,1958年設柏洋公社,1984年改鄉。柏洋是閩東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的圣火遍布全鄉28個行政村。霞浦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于1933年在柏洋鄉長巖村陳羅洋自然村誕生。中共霞鼎縣委辦事處于1934年在柏洋村許家大厝設立。葉飛、曾志、陳挺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柏洋人民的好兒女一一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委員、閩東特委書記許旺,中共福建省委委員、閩東特委書記戴炳輝同志在這里為中國革命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數烈士的熱血也灑在柏洋這塊土地上。
許旺烈士紀念園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柏洋鄉曾是閩東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這里曾誕生過霞浦第一個支部,這里曾成立過中共霞鼎縣委、中共閩東特委辦事處,這里曾涌現出對黨忠誠、英勇善戰、視死如歸的許旺、戴炳輝、董長玲等一百多位革命烈士。2004年,縣委、縣政府在許旺烈士就義處興建紀念園,紀念園占地25畝,園內建有許旺烈士石雕像、紀念碑、生平事跡簡介、英烈榜、紀念亭等設施。
目海尖
目海尖位于霞浦縣柏洋鄉,介于柘榮、霞浦和福鼎三縣(市)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海拔1192.4米,是霞浦縣內第一高峰,又名望海峰,在峰頂可望見福寧灣。目海尖西面登峰路中央保存有國務院于1997年建立的縣際界碑,路南側屬霞浦縣,北側為柘榮縣境,峰頂之東系福鼎市轄地。
目海尖海拔近千米處柘榮界內有一天然巖洞可容數千人,民間相傳有神仙駐守在此顯靈佑民,故曰“仙洞”,周邊終年云霧繚繞,一年四季香客如云。目海尖整座山呈錐體形,氣勢雄偉挺拔。站在峰頂,豁然開朗,心曠神怡,借用古人一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極目遠望,四周一切盡收眼底,連綿起伏、重巒疊嶂的群峰,在云霧中隱約可見。